翻页   夜间
壁落小说 > 家父李隆基 > 第九章 不差我这一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 https://www.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皇宫当中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容易外泄的,不要觉得这里面都是秘密,外面人不会知道。

    在皇城之中任职的人是非常多的,先不说专门伺候皇帝的宦官、宫女、奴婢,也不说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单单北门四军,就是一个外传消息的大喇叭。

    左右羽林各四千人,总兵力八千,左右龙武各五千人,总兵力一万。

    四大禁军的这一万八千人,几乎全部出自于官宦世家,他们在宫里的所见所闻,不会告诉别人,但会告诉家里人。

    所以李隆基每天晚上在太真观幽会的事情,一开始只限于贵族阶层知道,慢慢的一年过去了,长安城里的寻常百姓也知道了。

    虽然说贵族家庭一般对子弟的教导都非常严格,但谁家还没个嘴巴不把门的大舌头呢?

    李隆基当然也清楚,自己干的这件事舆论太大,一旦在寻常百姓之间口口相传,史书上绝对跑不了,今后的民间野史只怕也会添油加醋的过度渲染。

    所以他非常着急,想要将这件事从暗处转向明处,早早摆平寿王,堵住那帮好事者的嘴。

    所以李宪的这个法子,一开始,他非常愤怒,恨不得直接将寿王用鞭子抽死,但每每想到杨玉环带给他的温存,他便将愤怒压制了下来。

    他的儿子很多,他真正喜爱的,首当其冲就是早夭的夏悼王李一,那是他和武惠妃的第一個儿子。

    接下来的便是寿王了,当年的宠冠诸子成了诸子中最大的笑柄,当李隆基开始厌恶寿王的时候,那么从前的那点父子之情,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荡然无存。

    延英殿。

    李琩就跪在殿内,头额点地一声不吭,而宁王已经被李隆基给打发走了。

    因为接下来的这场父子之间的对话,李隆基不会让别人知道。

    “懦弱,无能,你有哪点像朕?”

    李隆基双目伶俐,语气冷冽道:“朕当初就不该将你寄养在宁王膝下,看看你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李隆基有个基因特点,额头发际线两侧,有两个旋,头顶一个旋,脖子上的头发两侧也有两个旋,五个旋被道士说成是五龙髻,乃兴世之人君。

    李一生下来,也是五个旋,李琩不太行,四个半,其中一个似旋非旋,其余诸子都没有这个血脉特点,所以一直以来都说,李一和李琩最像李隆基。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仨都带着李家和武家的血统,有同样的基因传承,所以才这么相似。

    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的叱骂儿子不像自己,李琩听在耳中,心知那件事成了一半,另一半就看他与李隆基接下来的过招了。

    “父皇乃天下万民之君,圣人之姿,英明神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儿臣不过一愚钝之人,自是不类父皇万一。”

    李隆基狠狠瞪了李琩一眼,沉声道:

    “听说昨晚太子送给你一个舞伎?身为朕的儿子,不懂洁身自好,那些苟存民间的贱伎,你也看得上?”

    我看不上!但是我看上的,你也看上了,实在是没招啊,李琩故意低声道:

    “阿兄所赐,不敢推辞,何况那名叫云娘的舞伎,虽出身勾栏,然冰清未染.......”

    “混账!”

    李隆基怒斥一声,看向高力士,嘲笑道:

    “瞧见没?他就这点出息。”

    高力士赶忙赔笑:

    “好女色,人之常情,寿王并无不妥,如今身边只有杨氏一位媵女服侍,确实单薄了些,圣人不如,赏赐几名美婢,以供寿王起居。”

    “呵呵.......”李隆基冷笑道:“朕没有什么能够赏赐他的。”

    自从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的后宫就乱了套,人人开始争宠,而内心寂寞的李隆基,也试着希望能找到感情上的寄托来填补内心深处的空白。

    但可惜,他的后宫那么多的女人,谁也无法代替武惠妃。

    就连每晚由谁侍寝,他都发愁,于是想出一些荒唐的办法,比如每一位嫔妃头顶插一朵鲜花,他来放飞蝴蝶,蝴蝶落在谁的头顶,他就宠幸谁,再比如,妃子们之间赌钱,谁赢的最多,谁来侍寝。

    乱花渐欲迷人眼,多情和专情终究是反义词,武惠妃死后,他是玩的越来越花了。

    高力士上前,来到李琩身边弯下腰,小声道:

    “十八郎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晌午的时候,圣人便在此与宁王商议过,要寻一良家子,予伱配婚,你可有中意的?”

    良家子,也叫好人家,

    每个人眼中的好人家,是不一样的,主要在门当户对四个字,李隆基眼中的良家,自然档次更高。

    正所谓,自隋唐而上,官有薄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那么能被皇室看上的家族,目下而言,除了禁婚七家之外,首推琅琊王、京兆韦、弘农杨、河东裴、南阳张、清河张、彭城刘、渤海高、河东薛、京兆杜、河东柳、太原郭、天水赵.......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活跃在长安和洛阳周边的两京走廊贵族集团。

    “孩儿有中意的。”

    李琩心里感谢高力士八辈祖宗,因为对方口中那句“可有中意的”,百分之百是句客气话,换作李隆基,绝对不会这么问,因为老子给儿子赐婚,向来不会以儿子的心意为主,也就是说,儿子的婚姻都是老子做主的。

    高力士也是一愣,心知自己多嘴,被人家给将了一军,这下好了,自己一句客气话,给皇帝出了一个难题。

    于是他赶忙弥补道:“圣人自会做主,婚姻大事,十八郎还是要听圣人的。”

    说罢,他就赶忙退到一边,不想再掺和了。

    “说说看,”李隆基呵呵冷笑道:“朕倒是很好奇,你看上哪家的了?”

    他其实心里挺高兴,自己这个儿子如果能移情别恋,对他来说是好事,因为他现在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心里惦记杨太真,而李琩无疑就是那个唯一。

    所以李琩若是肯再娶,他一定是举双手赞成。

    李琩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道:

    “朔方振武军使郭子仪四女郭氏,可为儿臣良配。”

    李隆基和高力士同时愕然。

    他们俩都认识郭子仪,而且印象非常深,因为郭子仪的妻子,是宁王李宪的府掾王守一的女儿,而郭子仪的亲爹郭敬之,是宁王府典军。

    这个王守一,可不是李隆基王皇后的胞兄祁国公王守一,这是两个人。

    当年郭子仪参加武举,就是宁王一力保举的。

    “你见过此女?”

    李隆基一脸错愕询问道,刚开口他就后悔了,觉得实在没必要多此一问,郭子仪的爹既然是宁王幕僚出身,李琩自然是从宁王府认识的,

    李琩道:“回父皇,四个月前,在大伯府上见过。”

    李隆基一脸疑惑的看向高力士,眼神中颇有责备之意,大概是不满李琩身边那两个宦官办事不力,这种事情怎么就没有上报?

    高力士自然不能直说严衡和王卓工作失误,因为那样等于是他工作失误,于是赶忙道:

    “这件事老奴是知道的,当时只觉得是些微末小事,疏忽了,请圣人治罪。”

    “治什么罪?这也叫罪的话,天下有罪的人将何其之多,”

    李隆基笑了笑,心情挺不错,儿子有新欢,自然就会忘了旧人,那么这世上唯一还惦记杨太真的人,就没有了。

    太原郭氏,名门望族,家中女子嫁给自己的儿子,不算辱没。

    就是这个郭子仪,如今是边将,手握一镇兵马,与自己儿子联姻,不太合适。

    不过办法不是已经有了吗?他不是朕的儿子了,是六郎的嗣子,就算娶了王忠嗣的女儿,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威胁了。

    “宁王有意操办,你的这些事情,便与宁王商量吧,”李隆基说完这句话之后,便轻轻挥了挥手。

    高力士赶忙上前扶起李琩:

    “十八郎去吧。”

    李琩点了点头,拜别自己的父皇,就这么离开了延英殿。

    站在殿门外的台阶上,他仰天深吸一口气,仿佛呼吸到了自由的味道,只要能离开十王宅,不当皇子算个屁啊。

    父子俩刚才的对话,只字不提过继的事情,完全在李琩的意料之中,他很清楚,李隆基绝对猜到这件事是他在背后撺掇宁王的。

    你知道是我的意思,我也知道你知道是我的意思,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是我的意思,但就是不能点破,这世上很多事情,都得装糊涂。

    因为这种事,宁王出面来说,是体恤兄弟,李琩来说,那是不认爹了。

    而李隆基决口不提继嗣的事情,也是要推给宁王,让宁王自己去跟李琩说,李隆基自己来说的话,等于不认儿子了,传出去让人笑话。

    出宫的路上,禁卫和宦官的眼神,一直落在李琩身上,他要是敢往太真观的方向看一眼,这次的谋划就等于全盘失败。

    李琩由始至终都是目不斜视。

    长安宫城分为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西内兴庆宫,统称“三内”。

    其中太极宫,也就是隋朝时候的皇宫,李渊和李世民主要在此听证居住,而大明宫取“如日之升,则曰大大明”,坐落在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自从唐高宗李治移居此处之后,后世诸多皇帝皆在此听证。

    大明宫的修建初衷,主要是防着玄武门。

    李治武则天夫妇,防儿子就防的比较厉害,而李隆基在武则天的阴影下成长起来,早就没有骨肉之情这个概念了,所以防儿子防的更狠。

    大明宫南边有三道门,从这里出去,就是长安城东北的里坊区。

    其中丹凤门为正门,李琩走出城门之后,回头望向宫内。

    终于自由了,憋了我六个月了.......

    你们老李家祖上的风水也真是够差,爹跟儿子,跟仇人似的。

    大唐皇室,父子之间的相互猜忌,是有唐一代,老李家始终避不开的一场梦魇,又像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诅咒......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