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壁落小说 > 大明威宁侯 > 第二百七十八章 郑和下西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 https://www.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人到了新鲜的地方,总会有些新奇。

    迁都莫不如是,但北方的寒冷,朱棣曾经在燕王府待过十多年,倒不觉得什么,但绝大部分大臣可喊苦连天,他们宁愿在温婉的南京,喝着小酒,唱小曲儿。

    现在却要在顺天受寒风刺骨,私底下怨声连天,就连太子,也私底下对杨士奇说:若孤即位,孤便还都南京。

    杨士奇吓了一跳,赶紧让天子慎言。

    回府的路上,又遇到了太子妃。

    太子妃屏退左右,对杨士奇道:“杨大人,当前该怎么办?虽说进京了,陛下免了二叔的监国,但是却一次也没有召见太子,我实在担心——”

    杨士奇苦笑摇头:“臣惭愧。”

    “大人,现在太子所能依仗的,只有你了。”

    杨士奇苦涩道:“臣惭愧,不瞒太子妃,前些日子,汉王暨越使用宫廷乐队,臣曾经暗中让陈山故意使绊子,然后状告汉王,不曾想陛下洞若观火,免了陈山的职务,臣亦胆战心惊,不敢作为了。”

    太子妃闻言,脸上布满愁云:“大人,往常的时候,陛下虽然不待见太子,但我儿瞻基常常陪伴左右,如今也见不到他皇爷爷,大人,依你看——”

    杨士奇地下头,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他道:“娘娘,容臣多言,太子殿下没有过错,陛下要废除也没有理由,但依臣看,陛下心中八成是想改立太子的,就算没有改立,如今汉王掌握军权,就算皇位到了太子身上,也难以安稳啊——”

    “这——”太子妃脸色发苦,二十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了么。

    杨士奇忽然道:“如今之计,就看他怎么想了。”

    “什么?”

    “北迁的时候,只有他能陪陛下说话,甚至几乎一直跟陛下同辇,臣私下听说,陛下把他比作道衍大师,这个人,或许能左右陛下的想法。”

    太子妃娇躯一颤,美目盈盈:“你是说——”

    “是,只有陈远,臣不得不承认,此人不图名声,不图官位,别具一格。虽然有蹇义的女儿为姻亲,但臣还是担心,此不够牢靠,毕竟赵王带它不薄,赵王又跟太子不合,若是他不能百分百为太子出力,只恐哪天就改了太子,但臣也没主意,不知道此人是怎么想,臣惭愧!”

    太子妃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呆呆的,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地方。

    杨士奇躬身行礼,然后轻轻转身退出。

    俗语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只冲云霄。

    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不论叫什么,这一天的节俗都跟龙有关。

    往年的这个日子十分热闹,富贵人家踏春迎富,普通农户挑菜种田,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可对于京城官员来说,永乐十九年的这个二月二却很特殊,百官们磕磕绊绊,说说怨怨。从温柔窝到冰冷窟,他们明里不敢说,私下也要发几句牢骚。

    朱棣有锦衣卫耳目,自然一清二楚,不过也没有再发作,因为陈远对他说,到新地方,大家都还不适应,发发牢骚嘛,正常,不必在意。

    他不知道,这看似平常的话,救了多少官员。

    但对于百姓,却异常兴奋,现在是京城天子脚下了,他们自觉地位提高,生活有了盼头,走在路上都哦昂首挺胸。

    一大早,就撒灰引龙,熏虫避蝎,焚香水畔,祭祀龙神。

    皇城门外人头涌涌,热闹非凡。刚好这一天又是个大晴天,春日融融,照在人身上,暖暖的,让人倍感节日气氛。

    在奉天殿,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撤、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使者,正式带上名马、方物来朝贡,朱棣大喜,一一接见,并安抚。

    至于陈远,大冬天没事做,老婆也不在。就让厨房弄点早餐,早餐比较简单,稀粥,咸鸭蛋。

    正慢悠悠的吃着,忽然官家梁福禀报,说是宫里传来消息,叫陈远到行宫见驾,陈远在朝里没有常职,不用上朝的,听了这话不知皇上唤他何意,连忙欲叫小太监进来问个清楚,梁福却说传旨内侍已然回去。

    看样子朱棣又有大决定了,陈远不敢耽搁,匆匆吃完早餐,马上盥洗净面、穿衣着靴、革带束腰、梳发整冠,一切就绪后,便匆匆出了门,骑了骏马直奔行宫。

    陈远赶到奉天殿前,只见殿门口站着两个小太监,便道:“陈远奉旨见驾,劳烦通禀!”

    那小内侍见是陈远到了,不敢怠慢,连忙低头道:“大人请进去,陛下吩咐了,大人到来,无需通报,直接进去。”

    陈远忙一整衣冠,迈步进殿。

    大殿上面,文武百官济济一堂,陈远向皇上见了礼,便闪身站入班中。

    这时他才发现,十六国使者一一朝见天子,有序进行。

    然后,就听见使者说请求朱棣派人护送他们回国,一定感激不尽。

    这些不知道是朱棣暗自的操作还是他们的真心,总之,要求是提出来了。

    奇怪,召见使者,传我来做什么?陈远思索了半天,听到这个,突然惊醒,是了,朱棣要下命令下西洋了。

    由于顺天已被定为国都,陆续迁到顺天任职的官员越来越多,下西洋总要个理由。

    虽然陈远在南京已经通过民间舆论,顺便把太子说服了,可是很多官员出于皇子阵营不同和对朱棣迁都的不满,就恶意诋毁下西洋。

    户部左侍郎于奂因为陈远上殿见驾,打断了一下发言,等陈远站回班中,又重拾话题,愤然说道:“前番五次下西洋,若说是宣抚诸国,实已达到了目的,如今相隔短短两年,何须再下西洋呢?西洋之行,费钱粮数百万,百姓不堪重负,苛捐杂税,因病及风浪海啸,军民死伤数万,纵得奇宝而归,对于国家有何益处?臣请陛下为民生计,罢西洋之行。”

    他一脸正气,说得陈远都差点相信了这货是忧国忧民的。

    陈远知道,这就是朱棣叫他来的目的,驳斥道:“于大人,我大明的舰队,只是用来采购些奇珍异宝吗?非也,殊不知,他们还能运输多少奇珍物资,丰富我大明的物产,大人难道不知道,眼下让多少百姓吃饱的红薯,就是从西洋带来。据不完全统计,多次下西洋,郑大人共购入货物近两百种,香料、药材、五金、布帛不计其数,大人,你平时所用所穿的,不正是受益于下西洋,百姓也是如此,何谈误国误民呢?”

    于奂哑口。

    陈远又道:“还有胡椒,在异国进价与在我大明的售价相差在十倍以上,但是,贵族和百姓都喜欢,君不见我朝的茶马交易是为何?就是为了用茶马限制其他国家,安不知其他国家会用胡椒或者其他物品来控制物品大明呢?”

    这话就危言耸听了,其他官员面面相觑,大学士刘观道:“荒唐,我堂堂上国,岂会被一个蛮夷小国欠着鼻子走。”

    陈远嗤之以鼻:“刘大学士,佛家曰,众生平等,你饱读诗书,可知道孔夫子天下大同、人人为公的思想,你一口一个蛮夷,你比他们多了鼻子、眼睛还是嘴巴?四海之内皆兄弟,全族合同为一家,情同手足,你看不起他们,是不是分裂我大明,居心何在?陛下效仿天可汗,善待各族,他们提出要护送他们回家,你为何不答应,想让陛下被后人骂心胸狭小?”

    “你、你——”刘观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小子伶牙俐齿,把分裂国家和昏庸陛下的罪名都按自己头上了。

    陈远面向百官,又道:“再说,我们的宝船出海时,也携带了大量的商品,以茶为例,进价不过几十文,几百文,可是售价呢?在异域他乡,茶卖到几千文,甚至上万,各位,这怎么是劳民伤财呢?”

    “这个……”有人还是疑虑。

    陈远微微一笑,说道:“在下觉得,下西洋之利弊,若只计较这点买卖得失,那就落了下乘,要看它到底是有利还是无利,还要从长远来看!”

    这是陈远在朝堂上正是说出下西洋的好处,正色道:“下西洋,除了使我大明威名远播,四海宾服,我大明货物流行万国,四海皆以用我大明之物为尊荣,更可使其心向我朝。再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大家不会不懂,我们只有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回避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才能一直保持领先,否则,我们盲目自大,就会被别人用强大敲醒。”

    “蒙元强大吗?很强大,可是为什么他们灭亡的这么快,就是因为他们只会掠夺,只会破坏,而不会建设,不学习先进的知识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陈远的话在奉天殿回响,群臣闭言,良久无法反驳。

    朱棣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于是,正式下诏,待使者朝见完后,派人护送十六国使者到南京,命郑和率王景弘、孔和卜花、唐观保、杨庆、洪保、李恺、杨敏、周满等人送十六国使臣同行回国,并带去永乐皇帝的敕书及赏赐诸国王的锦绮纱罗绫绢等物。

    但郑和又遇上了一个难题,十六国使者没有一起到南京,而是各走各的,结果到时间,只有十一国使者到达,如果再耽搁下去,就无法出航。为了赶东北季风,减少船队损失,郑和当机立断,留下洪保、李恺,自己先出发,洪保他们再等今年冬天的季风。

    永乐十九年,郑和带上王景弘等人,带着旌节,身穿锦袍,兴高采烈地踏上宝船,犹如第一次远航。

    王景弘忽然回头望向北方,嘴角划出弧度,默念:朱瞻基,你别高兴的太早,陈远,迟早,我还会送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大礼。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