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壁落小说 > 大时代的梦 >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 https://www.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行其道,黎族传统制陶业开始衰落,面临失传的危险。羊拜亮老人坚持将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按黎族传统风俗,制陶是妇女的工种,传女不传男,有“女制陶男莫近”的说法。

    因此,传承人全部是女性。如今,羊拜亮老人也将其传给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孙媳文月思。在昌江保突村妇女刘梅珍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黎陶合作社。

    随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合作社里还设立了黎族制陶传习所,带动保突村200多名妇女在农闲时学习这门手艺,在抢救濒临失传技艺的同时,也让她们通过这种技艺来增收。

    如今,合作社从制陶工人到负责人,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随着昌江旅游业的发展,黎陶合作社里每天都能迎接大批游客到访,黎陶作为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欢迎。

    据刘梅珍介绍,如今合作社内有8名固定的制陶员工,她们都是当地农村妇女,仅仅通过农闲烧制的陶器一项,就能获得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合作社的制陶产业在传播了黎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黎族村民脱贫致富。

    一个出生在黄河边,成长在大西北,毕业分配到中原的年青画家,只因一次写生,便再也舍不得离开海南。

    庞珂说,这里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瑰宝让他如痴如醉,难以割舍。20年来,他跑遍了海南的黎村,一件件原生态的黎族陶器给他的艺术和生活输入了取之不尽的激情之源。

    岁的庞珂刚在一家豫剧团中任美术设计工作,心爱的画笔正勾勒出一个令人憧憬的前程。很早就想到天涯走一遭的庞珂有了一个令人心动的机会,经朋友介绍,终于可以到海南踏访山水。

    多年前的那一幕,庞珂仍记忆犹新。他说,踏上海岛的那一刻,那种新奇感和兴奋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然而,此时更让庞珂牵挂的却是藏在大山之中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黎族文化。

    庞珂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他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在白沙、乐东等县市的黎村中,他再也无法控制手中的画笔,尽可能抓住每一秒画下眼前所见的一切。

    后来,庞珂索性在当时的通什市当起了美术老师,并不断带领学生深入黎村写生。1986年的一天,庞珂在通什市的一个黎村中发现了让他此后兴奋了20多年的黎陶。

    庞珂的视野里便再也离不开这种古老的原生态技艺。一个军用背包、一块画板、一把心爱的画笔,庞珂在20年中几乎走遍了黎族五大支系的每个村镇。他学着用鼻子喝山兰酒,喜欢上了一开始吃不惯的黎族菜肴。他千方百计与村民学沟通,用速写将黎陶及其制作技艺画在近一万张画纸上,并拍下了2万多张珍贵照片。

    结婚生子后,庞珂每年仍花费三分之二的时间奔走在黎族村寨间。一次,由于久未归家,庞珂衣衫褴褛,须发蓬乱,面容黑瘦。来到自家门口时,日日思念的儿子为自己开门,却认不出他,这让庞珂心酸不已。妻子和朋友们都不理解他为何如此痴迷这些看似平凡的陶器。庞珂说,在探寻黎陶艺术之路上,自己已无法控制奔徙的脚步。

    黎陶不仅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装饰物件和祭祀用品。但外界却有黎陶艺术来源于外省的质疑。为了证明黎陶艺术自成一系,他背上一件黎陶制品,用半年时间自费奔赴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与当地陶艺进行比较,发现了黎陶独树一帜的特点。

    贝壳、竹签、棉线等原生态的制作工具、水墨画般梦幻的黎陶色彩、椰壳等海南独特的烧陶原料等让庞珂坚信这是具有代表性的黎族民间艺术。

    2000年以后,庞珂开始探寻黎陶艺术的发源地。琼南地区孕育了黎族的先辈,经过几年的走访和考证,他将期待的目光会聚到三亚市天涯镇布曲村。

    这个住着1000多人的黎村背靠大山,山中有黎陶独特的两种陶土原料。村里的近百名妇女会制作几十种黎族陶器,是海南所有黎村中制陶人数最多的。

    更让人惊奇的是,布曲村烧制的黎陶不仅品质优良,外表还会浮现出各不相同的类似水墨画的梦幻色彩,这也是其它黎村的陶器中所没有的。经研究,庞珂认为这是由于燃料中使用了椰壳,这种色彩成了黎陶最为突出的特点。

    有了丰富考证成果,庞珂立即着手准备将黎陶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一个黎陶制作全过程的纪录片送至了三亚文化主管部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申报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2006年,由昌江县主持申报的黎陶艺术终于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黎陶的申遗工作留下了一些遗憾,但不久后,他又在布曲村偶然发现了伴随黎陶制作全过程的“黎陶舞”。这种祈求烧陶顺利、祈福同族村民的古老舞蹈也在庞珂的挖掘与创作中完整重现。庞珂说,他准备努力再将“黎陶舞”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挖掘黎族文化,庞珂奔徙了20多年,整理创作了300多张黎陶绘画作品。然而,一种危机感却在他心中越来越强烈。很多黎族民间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境地,他希望成立一个黎族民间艺术挖掘展示研究中心,不仅要将黎陶艺术完整地展现给世人,还要将骨雕技艺、黎锦技艺、独木雕技艺等尽快挖掘整理出来,让丰富的黎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黎族制陶技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观赏价值,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作为黎陶发源地之一的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委会布曲村,经过千年的变迁,如今掌握黎陶技术的人寥寥无几。现年75岁的符日兰老人从六七岁时就开始学习制陶,如今是黎陶技艺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

    她日日夜夜守护着山脚下的泥巴园,将黎陶技艺传承下来,在苍茫大地与苍翠山林间,传承着千年的文化。

    1月16日,沿着弯曲的水泥路,聆听道路两旁树叶在微风中拍打着冬日的旋律,转个弯,记者便到了符日兰的“制陶基地”。

    在只有顶棚的“基地”里,符日兰正坐在小板凳上揉着泥团,“这里有药壶、茶壶、酒缸、水缸、蒸笼……”符日兰身后靠墙一侧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器。

    三亚天涯区黑土村委会布曲村一带干旱少雨,大片的土地寸草不生,种植庄稼是一种奢望。庆幸的是,村里的土非常适合做陶器,成为布曲村祖辈赖以生存的特殊“粮食”。

    “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和祖母学习制陶了。”符日兰说,当时该村是三亚最干旱的地区,全村人都很穷,没有饭吃,只能做陶器换一些粮食。家里7个孩子等着吃饭,排行老大的她上了小学二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帮父母做农活和照顾弟弟妹妹。看着祖母和妈妈做陶器,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与陶泥结下了不解之缘。

    心灵手巧的符日兰常常因为做的陶器比别人精致,受到赞赏,因此也能换回更多的粮食。她说:“我们做的陶器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锅碗瓢盆。

    年幼的我常常跟着祖母,将制好的陶器挑到很远的地方去换粮食,有时到林旺、育才,甚至到藤桥和保亭去,光着脚行走,有时候要走两天两夜,晚上就在路边睡觉。”

    现在评判一个女人的能干,常用“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来形容。而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农村女人会织筒裙、会制陶器,则成为“贤惠”的代名词。年轻时因为有精湛的制陶技术以及织锦技术,前来提亲的人踏破了符日兰家的门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月带走了她的青丝和美丽容颜,却无法淡化她对黎陶的热爱与坚持,也练就了她更精湛的制陶技艺。符日兰已经记不清自己捏过多少个黎陶了,在她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容器是不能捏的。

    年轻的时候,符日兰喜欢在容器上雕刻各种各样的图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经过她的手,都能烙印在黎陶上,而雕刻这些图案,符日兰只用一个竹片就能完成。“现在老了,眼睛花了,雕不了图案了。”符日兰口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舍。

    当谈及如何制作黎陶,符日兰表现得兴奋起来,她走向角落的一个用塑料袋遮盖的桶,掀开塑料袋,满满一桶泥巴呈现在蓝桉眼前。

    符日兰说,这是已经“腌制”了几天的泥巴,“腌制”越久泥土的黏性越好,更能制出好的陶器。而在此之前,要经过采土、晒土、捣碎、筛选、和水、揉泥和槌打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

    符日兰对制陶用的泥土格外“挑剔”,还专门到青龙山脚下挖回纯正的黄土,晒上几天,然后用筛子进行3次左右筛选,才把泥土放进桶里“腌制”。

    “要把泥土捣得更碎,把土再筛选得更细一点。”对制陶,符日兰总是很严格,不仅对自己有要求,对来学习的“学生们”同样如此。“制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好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和师傅的手艺比起来,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已经跟符日兰学习了7年制陶技艺的符秋莲说,当初看师傅制陶的时候觉得挺简单的,但自己真正上手去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在“基地”角落里,整齐摆放着一些形状不一,歪歪扭扭的小的陶碗、茶杯等陶器,甚至还有不成型、有裂痕的黎陶。“这是前几天,小学生过来做的,虽然不太好,但是他们有兴趣就很好了。”符日兰露出欣慰的笑容。

    尽管已过古稀之年,符日兰的双手依旧很灵活,捏泥、揉搓、拍打……一双满是摺皱的双手在制陶中游刃有余。

    首先像揉面团一样把泥捏成一团,将泥团反复揉搓,用手掌反复拍打,这样泥团看起来均匀光滑,做成的陶器外观才更好看。

    贝壳、竹片、小木板是符日兰制陶的必备行头,除了用来做雕花,还用来磨匀陶器的表面。而做陶器的步骤,符日兰早已烂熟于心,揉团、捏条、盘绕、捏牢、刮平、抹平外壁……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心,容不得半分瑕疵。

    在重复四次左右的盘绕、捏紧、抹平后,一个陶坯的雏形就展现在蓝桉眼前。符日兰告诉蓝桉,做一个黎陶要经过至少十四道工序,但这还没有结束,要晒上5-6天才能烧制。

    在布曲村,制陶技艺有传女不传男的习俗。生存给了人们不同的分工,男人们出去干粗活,女人则在家里做细活——制陶器、织黎锦。“在烧制陶器的时候,男人只能做一个旁观者,不得靠近。”符日兰说。

    在黎陶堆烧之前,符日兰要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在空旷地上搭起木柴架,铺以木柴,再盖上砍得细细的椰子壳,然后把陶坯倒扣放在柴堆上。同时,把一个烧制好、完好无损的陶器作为引子放在上面。点火之后,符日兰左手拿着装着水的陶碗,右手拿着树叶,绕着火堆走三圈,用树叶点水撒出去。她说:“这是我们制陶上千年来的固有仪式,祈求神灵保佑我们制陶顺顺利利,烧出完美形状的陶瓷。”

    千度成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少土气。“烧制陶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火候把控。”符日兰说,堆烧前期要不断添置材火,能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最好。

    
最新网址:www.biquluo.info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